台灣房價高但持有稅低。圖為「巢運」舉行記者會,要求解決青年購屋問題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台灣房價高但持有稅低。圖為「巢運」舉行記者會,要求解決青年購屋問題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
建商勢力大 地方不得罪
但財長的「同儕壓力」恐也很難施力。「地方勢力最常經營的就是房地產,地方選出的民代、首長,大概也不想得罪這些勢力。」章定煊說,地方易被選票綁架干預,不如仿效國外,建立調整房地價稅基的第三方機構。

房價愈飆囤房愈多 3關鍵因素不除 多屋族輕鬆買房

1.買房當投資 新屋閒置多
根據內政部統計,空屋率最高的住宅竟是「未滿5年」的新建住宅,平均空屋率高達37%,其中持有4至9房者空屋率約42%,持有10房以上者空屋率竟達約61%。業者與政府稱「房價高是剛性需求大」的說法受到挑戰,投資需求應該才是房地產市場的主要驅動力。

觀念、政策、持有輕鬆,造就台灣成為囤房樂園。「先從觀念上來看,老一輩認為有土斯有財,加上政府從以前就在賣國宅,態度鼓勵持有住宅,直到近10來年才有所改變。」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說,40多年前的「國民住宅條例」,以輔助人民購置住宅為主要施政方向,並大量推動國宅興建,到1999年才停止,2007年後政府的住宅政策,才轉為協助民眾租屋。

2.「持有稅」不高 囤房族賺到
比起歐美先進國家,台灣人還是以擁有住宅為首選,因為持有房屋的環境是友善的。」章定煊說,台灣人習慣把房子當成投資或儲蓄標的,且是以賺取價差為前提,然後放著等價差,這期間多數人收租還不繳稅,加上地價稅與房屋稅等「持有稅」並不高,都有利於囤房。

實際上,其實現行房屋稅已有囤房機制,供各地方政府彈性運用。財政部2014年房屋稅條例修正,提高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法定稅率為1.5%至3.6,較自住稅率1.2%高,並授權地方政府可訂定「囤愈多、課愈重」的差別稅率;但後來僅台北市、宜蘭縣、連江縣等採用。例如房價最高的台北市,針對持有非自住用房屋2戶,每戶按2.4%課徵房屋稅;3戶以上,每戶按3.6%課徵房屋稅。

3.屋多課稅多 但稅基太低
但這幾年多數縣市都不課囤房稅,顯然此機制不太靈光,無法實際有效運作。另除了稅率,囤房稅成本低也跟「稅基」有關,房屋稅的稅基是房屋評定現值,地價稅則是公告地價,由於都與市價嚴重脫節,讓實質有效稅率僅約0.12%,與世界先進國家的0.2%到1.3,相距甚遠,造成房價高但持有稅低的情況。

而調整稅基的主動權,是在地方政府。財政部長蘇建榮曾說,稅基比稅率更重要,更能因地制宜,未來要讓外界清楚知道哪個縣市房價上漲、囤房多,卻又不調整稅基稅率,「給他們同儕壓力」。

六都打炒房 競推囤房稅
台灣房價節節高升,但現已不限於北部,這12年中南部的低基期蛋白區,房價漲勢也相當驚人,6都各縣市都在打炒房,也競相跟進通過囤房稅,盼房市能稍稍降溫,居住正義旗幟在大選前又出現。然而,為何國人愛囤房,有哪些原因,讓台灣成為囤房樂園?況且,囤房稅其實早就存在,近期改革議題再起,又會遇上什麼困難?

從民團「巢運」整理的數據,可看出房價飆漲時,囤房趨勢卻愈加嚴重。根據財政部統計,近6年台灣新增的52萬餘戶住宅,有過半(約53%)為非自住的多屋族家戶持有,等於多屋族的房子愈買愈多,也愈來愈多

人變成多屋族。另根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,整體空屋數來到約166萬宅,創下歷史新高,比想像中更嚴重。而空屋與囤房問題都持續惡化,那兩者之間又有何關聯?

 

S__44023811.jpg1613983042234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台中土地錢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